方德英:发挥“老有所为”潜力,助力居家养老

来源:未知日期:2020-09-01 17:09 浏览: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协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关于表彰2018年度优秀提案的决定》发布,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老龄居专家方德英提出的《关于统筹规划朝阳“养老”与“早教”事业,布局新时代“一老一小”工作的建议》荣获优秀提案。

长期以来,方德英教授持续关注养老问题,参与中心《北京市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石景山区2017年度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考核评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研究》等多个课题和项目的一线调研工作,并以调研事实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参政议政,提出“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等多项提案,2019年,方教授再次聚焦养老,从发挥“老有所为”潜力,助力居家养老事业方面提出建议。


截止2017年底,朝阳区老龄人口达57.1万人,位居全市各区第一位,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近年来,朝阳区在养老事业和产业方面采取诸多举措,取得较大成绩,新时代、新思路、新要求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朝阳区养老事业。

朝阳区“朝阳群众”品牌深入人心,在社会综治方面长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延伸品牌力量,把志愿者、“年轻”的老年人等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建立养老事业的“群防群治”机制,解决养老的“最后一公里”,把“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尝试。为此建议:


1.建立健康或者“年轻”的老年人信息库及服务平台。“年轻”的老年人时间相对宽裕,与年老的老年人几乎没有代际隔阂。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居家老人,日常最需要的是心理慰藉,然而在陌生人社会中,两者之间需要创新社会机制使之相联。建立这类人群的信息库是第一步的基础工作,工作量很大,可以借助现有的“朝阳群众”、“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志愿者等后台信息,减轻工作难度。

2.引导健康老年人,不只从事社会治安,还从事敬老、爱老等互助活动。一方面实现“老有所为”,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养老服务护理人员不足问题。政府在推动街道健康老人参与社会综治方面成效显著,引导他们在日常时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必定也能打赢一场居家养老“群众战争”。

3.探索市场和公益机制,激励健康老人参与养老共治工作。通过建立合理补贴的市场机制,甚至是老年再就业政策,或者建立养老时间银行的公益机制,调整养老和被养老之间的关系,健全养老社区共治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居家养老模式。

4.建立朝阳区老年志愿者培训基地,培训老年心理、生理知识,使“年轻”老人拥有更丰富的既为老、又为己的能力。

5.对接专业机构、年轻人为主的志愿队伍,弥补“年轻”老人专业知识、体力精力的不足。即更多地把健康老人定位为咨询、中介服务,只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全社会各方配合协作,各自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最后完整助力居家养老。

6.在全区探索并推广互助式养老模式。持续开展关爱老年人的爱心活动,积极宣传本区养老有关的政策和成就,广泛宣传孝亲敬老之星及优秀老年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敬老助老环境和舆论引导氛围,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深化“银龄行动”,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养老”活动,早日使朝阳成为文明、宜居、和谐、友善之区。

居家养老是最适合我国社会传统的养老方式,然而在陌生人社会组织环境下,如何解决人手不足、社会组织力量薄弱、未富先老的问题,希望朝阳区通过以上举措,达到根植“朝阳群众”,嫁接智慧朝阳,推进社会共治,助力居家养老的目的。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